2023年“新春第一會”上,浙江省委明確提出強力推進開放提升,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之省,實施“地瓜經濟”提能升級“一號開放工程”。
何為“地瓜經濟”?2004年,習近平同志在《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更大發展》一文中曾有科學精辟的論述——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,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陽光、雨露和養分,但它的塊莖始終是在根基部,藤蔓的延伸擴張最終為的是塊莖能長得更加粗壯碩大。可以說,“地瓜經濟”背后是“向開放要空間”的發展模式,是“跳出浙江發展浙江”的戰略思路,揭示了“站穩腳跟”和“擴大開放”的辯證關系。“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”也是“八八戰略”的重要內容之一。20年來,浙江緊握“開放經濟”這張金名片,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,有序推動企業高水平地走出去、高質量地引進來,推動內外貿綜合實力提能升級,讓浙江經濟在開放中拔地而起、茁壯生長。浙江有600多萬浙商縱橫國內,200多萬浙商遍布全球,他們就像“地瓜經濟”伸展在世界各地的藤蔓,汲取著更多的陽光、雨露和養分。
上午8時,德力西樂清生產基地就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。與此同時,遠在安徽的德力西電氣蕪湖工業園內,一臺臺搭載視覺傳感裝置的機械臂靈活舞動,組裝著精密的工件。
回憶起當年習近平同志來德力西調研的情形,集團高級副總裁胡成虎感慨萬千:“當時,德力西集團試圖通過多種方式面向全國布局發展,但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心里沒底。習近平同志鼓勵我們說,省委、省政府支持你們‘走出去’,不僅要去搶占全國市場,還要去搶占國際市場。”
習近平同志的一席話,給德力西吃下了一顆“定心丸”。在那之后,德力西就把研發中心搬到了上海,并在安徽蕪湖、河南濮陽布局了生產基地。如今,德力西的“藤蔓”已經伸向俄羅斯、巴西、印度、土耳其和西班牙。“通過走出去,我們實現了精益生產,推動了工廠信息化和工業自動化互通互聯,20年來,年營收已翻了10多倍。”胡成虎說。
德力西通過“走出去”發展壯大的過程,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。溫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虞立清告訴記者,溫州已推動建立省級以上境外經貿合作區6家,為擁有國家級境外園區最多的地級市。
德力西下定決心“走出去”的過程,是浙江眾多民營企業的縮影。彼時的浙江,由于要素和自然資源的相對缺乏,民營企業面臨發展的瓶頸。于是,一向擁有開闊外向心態的浙江人開始加快到外省投資的步伐。但如何看待本地企業“墻外開花”的現象,出現了不同的聲音。習近平同志通過多次調研明確表示,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跨區域流動,是一個必然的規律。“立足浙江發展浙江,跳出浙江發展浙江”由此成為浙江重要的發展理念。
20年來,浙江一直高度重視企業“走出去”。截至2022年,浙江累計設立境外企業超500家,對外投資備案額超450億美元,覆蓋63個國家和地區。
藤蔓的延伸擴張為的是塊莖能長得更加粗壯碩大,地瓜的“根”始終扎在發芽的地方。上午10時,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的傳化化學全球研發中心里,表面活性劑研究所的高宗春博士正在忙著低溫皂洗技術的開發。這項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紡織工業的環境污染。這家研發中心實驗室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,配備精密分析儀器逾億元,現有本碩博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。“我們在全球有很多研發中心,但是總部研發中心的技術能力是最強的。”傳化集團總裁陳捷介紹說:“浙江有我們的集團總部、物流總部、化工總部基地,我們主要的利潤貢獻和稅收貢獻也都在浙江,未來也將進一步加大在本土的投資。”浙江把做大做強鏈主企業、總部經濟作為發展“地瓜經濟”的重要抓手。今年開年,杭州即推出《關于推動杭州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》,并立下目標:到2025年,總部企業數量新增100家以上,百億級總部企業突破60家以上,千億級總部企業突破10家以上。“地瓜經濟”也是一種反哺經濟。在浙商論壇2005年峰會上,習近平同志指出,我們既鼓勵和支持浙商“走出去”發展,也倡導和支持在外浙商積極反哺家鄉,踴躍回鄉投資,參與家鄉建設。去年12月23日,第六屆世界浙商大會召開,招引項目共計78個,總投資額3699億元,為歷屆之最。開幕式上簽約項目24個,其中投資50億元以上的項目就達11個,主要圍繞“415X”先進制造業集群,產業特色鮮明、科技含量高。產業藤蔓快速延伸,需要鏈接全球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保障國際供應鏈暢通。5月4日下午,滿載100標箱百貨商品的“義新歐”中歐班列從義烏鐵路口岸鳴笛啟程,前往歐亞大陸。幾分鐘后,滿載著100標箱出口貨物的海鐵聯運班列,從義烏鐵路西站駛往寧波舟山港北侖站。據國際陸港集團提供的數據,今年一季度,義烏海鐵聯運共發運20756標箱,同比增長3.75%。“寧波舟山港是義烏制造的重要‘出海口’。”義烏某物流企業負責人劉先生告訴記者,這些出口商品享受到了義甬舟開放大通道、“第六港區”建設帶來的一體化便利,有的貨物進入義烏港視同進入寧波舟山港,實現了“一次申報、一次查驗、一次放行”。“義新歐”班列、寧波舟山港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以及正在推進的金麗溫開放大通道,提高了大宗商品配置能力,為浙江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。據杭州海關統計,一季度,浙江進出口、出口數據雙雙恢復同比正增長,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二;進出口總值1.13萬億元,同比增長4.8%。對外貿易是我省的優勢所在。習近平同志在2004年12月20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,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,推動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。面對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,浙江要讓“貿”行天下向“產”行天下和“智”行天下躍遷。近年來,浙江高新產品出口持續增加,總值已從2011年的994.9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2025.4億元。“浙江從制度機制、政策措施、生態體系等方面發力,全力推進貿易新模式新業態先行先試、成型成勢。”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副處長李琳說,海外倉是優化國際供應鏈布局的關鍵節點,我省已經建設近1000個海外倉,遍布全球69個國家、195個城市。浙江地處東南沿海開放“窗口”,唯有讓“地瓜”的藤蔓越伸越長,讓“地瓜”的根莖越長越壯,把“地瓜經濟”越耕越甜,方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